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龔道沿 張金成)
“看到社區債務一下化解172萬元,心里頓覺輕松許多,干事創業更有勁頭。”5月21日,面對筆者釆訪,臨澧縣刻木山鄉彭市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啟宏感概的說。
專門人員核實債務,討論化解良策
為澄清債務底子,社區抽出專人,拿出專門時間,與鄉紀委、財政所、社區監督員一道,逐項逐筆進行核實:2016年并村時總債務625萬多元。
究其原因,既有政策原因,也有自身因素。概括起來,主要是公路、溝渠延伸硬化、機耕道新建、路燈安裝、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、人居環境整治、抗洪搶險物資準備、困難群眾補助等方面。僅公益事業建設舉債就達455萬元,占總債務的72.8%
針對債務形成的不同原因,不同時段,該社區有的放矢,依法依規,因情施策,建立明細臺賬,采用多種方法,按“四議兩公開”程序,制定具體化解方案。同時,運用多種形式,加大化債政策宣傳力度,充分調動人們積極參與和監督的熱情,營造濃厚的化債氛圍。
宣傳到了位,還債辦法多。在具體操作上,念好“五字訣”(控、壯、盤、化、核),打出“組合拳”,按下“快進鍵”。2021年,李啟宏走馬上任時明確提出:“嚴控嚴管,決不舉債上項目;通過5年攻堅克難,將債務徹底清零。”現回過頭看,這些硬指標,鐵規矩,都一一兌現。幾年來,社區沒有舉債辦一件事。即使有項目來源的,也先報鄉評審小組審定,實行公開招投標,實行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過程監督,壓減開支。去年以來,新辦堰塘清淤硬化、機埠新建等 6 處民生工程,共審減資金12萬元。五年攻堅,時過四年,化解445萬元,剩下的180多萬元,有望明年全部化解完畢,畫上圓滿句號。
村干部曹永華說:“要想快速化解債務,必須壯大集體經濟,加強財源培植。”社區緊抓這個治本之策,采取門面發包、土地出租、企業上交、電商提成等多種方法,使集體經濟收入由2021年的20萬元,很快上升到2023年的76.96萬多元,翻了近四番。
航拍油茶產業園
為進一步夯實集體家底,社區竭力盤活資源,喚醒沉睡山地,建立了1100畝油茶產業基地。2年后可受益,到時,除給農戶讓利分紅外,社區每年將增加100多萬元收入,為綠色銀行增加一筆固定存款。
在盤活閑置資產資源的同時,該社區還到處化緣,八方求助,通過彭市籍在外工作精英、友好人士和本地企業老板,籌集善款120萬元,除50萬用于創收外,70萬元減債。
對無需償還的呆賬、死賬等,通過正規債務處置程序,審查無誤后,核銷、化解196.7萬元。
環保項目使堰塘污水變清水。
缷下“包袱”力倍增,鄉村振興添動能。社區黨組織的凝集力和戰斗力進一步提升,4000畝高標準農田建成受益,禾苗在沃土中茁壯成長;1100畝油茶基地實現水肥一體化灌溉,省工、省時、省力,增收牢靠;國家環保項目落地見效,5口堰塘、4條溝渠污水變清水。如今,放眼看去,一條條溝渠碧波蕩漾,一座座庭院寬敞明亮,一臺臺農機田野歡唱,一盞盞路燈直立兩旁。一幅經濟繁榮、產業興旺、民富村強的和美畫卷正在彭市大地徐徐展開。
責編:周萌
一審:周芝華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